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居于女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僅次于乳腺癌。為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制度,近日,我院邀請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婦科吳曉梅專家團隊到我院婦產科開展腹腔鏡下免舉宮的宮頸癌根治術和廣泛全子宮+雙附件+盆腹腔淋巴結清掃手術,為患者免去了輾轉上級醫院的舟車勞頓之苦。
案例一:57歲的李女士,因絕經7年,不規則陰道流血7個月,遂來到我院婦產科就診,經活檢診斷為子宮頸低中分化鱗狀細胞癌,期間,我院婦產科積極聯系吳曉梅教授遠程會診,經過全面評估,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決定邀請吳曉梅專家團隊到我院婦產科為病人開展腹腔鏡下免舉宮的宮頸癌根治術,術后,患者恢復情況良好,已出院。
案例二:58的羅女士,因絕經3年,陰道流血三個月,遂來到我院婦產科就診,經活檢診斷為子宮鱗狀細胞癌,磁共振檢查為宮頸癌IB3期,并且宮頸占位較大,為與癌癥賽跑,我院決定邀請吳曉梅專家團隊到婦產科為病人開展廣泛全子宮+雙附件+盆腹腔淋巴結清掃術,經過3個小時后手術順利完成,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腹腔鏡下免舉宮的宮頸癌根治術
廣泛全子宮+雙附件+盆腹腔淋巴結清掃術
宮頸癌的病因
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最主要的原因,其他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抽煙、多個性伴侶、性生活開始過早、多孕多產以及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等。
HPV感染:幾乎所有的宮頸癌都是與HPV感染相關。目前發現可以導致宮頸癌的是高危型HPV,其中16和18型HPV與宮頸癌發生密切相關,其他型別還有31、33、35、39、45、51、52、58、59、66、68、82等。
大多數情況下,人體的免疫系統可以清除HPV感染,只有少數女性持續性高危型HPV感染,會導致宮頸癌前病變并發展為宮頸癌。
宮頸癌的誘發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免疫系統功能低下者,機體抵抗HPV感染的能力下降,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患者、器官移植后服用抗排異藥物的人群。
過早性行為和多個性伴侶
小于16~18歲開始有活躍性生活的女性,感染HPV的幾率高于其他女性;性伴侶越多,感染幾率越大。
增加患宮頸癌風險的因素
吸煙
吸煙時間越長,每天吸得越多,HPV感染后患宮頸癌的風險越高,自主吸煙和二手煙危害一樣大。
多孕多產
多孕多產的女性,在HPV感染后患宮頸癌的風險較高。
感染
長期生殖道其他感染,陰道菌群失調。